藍泰源服務長沙市場十多年,覆蓋公交車輛5000多臺,深刻了解客戶痛點和需求,提供了專業的軟硬件產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,建立了完整的產品和技術服務體系,深受客戶好評。多年來,藍泰源對智慧公交市場持續深度耕耘。隨著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智能網聯等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,藍泰源專注于智慧公交云架構、云生態等行業核心技術的鉆研與突破,通過產品及業務模式的不斷創新,助力公交數智化轉型升級。
2020年長沙推出“頭羊計劃”(全稱“長沙市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融合產業頭羊計劃”),是全國智能網聯的商業化落地以及智慧交通城市建設的先行先試。通過對重點車輛進行終端智能化升級,對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,推進智能網聯與智慧交通融合發展。起步北上廣,落地看長沙。藍泰源積極探索基于智能網聯的智慧公交技術應用,以領先的技術深度參與“頭羊計劃”的實施,構建一套“智能網聯+智慧公交”的整體解決方案,加快推進了長沙智能網聯與智慧公交融合發展在全國率先落地。
“頭羊計劃”智慧公交應用由藍泰源與湘江智能共同落地。2020年4月,智慧公交315線正式開放運營;2021年3月,智慧公交都市平臺全面上線運營;2021年4月,智慧定制公交開始試運行。以上基于智能網聯的公交場景應用均為全國首創。
1、傳統公交“更聰明”
車路協同,公交優先
“智能網聯+智慧公交”是在傳統公交的基礎上對車輛和路段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,在車路協同技術加持下,實現公交優先。當公交車輛接近智能路口時,“路端”可實時獲取精確的車輛位置、行駛速度、車內乘客數、準點狀態等數據,并與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進行實時聯動,通過紅燈縮短、綠燈延長等方式實現公交信號優先,使公交通行效率、準點率大大提高。
長沙首條智慧公交315線作為公交優先示范線路已開放運營一年之久。據報道,先前在長沙梅溪湖區域進行了實測,測試車輛按照公交日常運營的平均車速30~50km/h的范圍行駛,全線途徑24個燈控路口,行程時間平均可減少14.7%,通行效率明顯提升。
精準調度,實時監管
藍泰源對原有公交調度系統進行深度技術改造,實力打造基于智能網聯的智慧公交都市平臺,該平臺結合智能網聯技術進一步優化公交車輛的調度排班策略,提升交通監管水平。
通過客流統計有效了解交通流量信息,對全市的錯峰調度、運輸能力進行統籌,實現科學排班和精準實時調度,并為線路優化和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。同時,通過司機行為分析、輔助駕駛等手段提升安全管理,實現調度監控、安全預警,使安全事故明顯降低。
湘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:“除了公交信號優先,智能網聯公交的先進性還體現在乘客人數統計、規范司機駕駛行為、安全輔助駕駛等方面的應用,對公交企業而言,運營管理效率提升、公交車輛周轉率提高,事故率和服務投訴率也明顯降低,市民最直接的體驗就是在等待時間和準點到達等方面有明顯改善?!?/p>
2、公交出行“更有溫度”
車輛和道路相互通信,不僅可以實現公交信號優先,還可讓公交車輛實時顯示信號燈信息。在等待紅綠燈時,公交車會把路口的實時紅綠燈信息同步傳輸到車輛尾部的顯示屏,方便公交車后方的車輛掌握前方路口的交通信息,避免后方車輛因視線受阻而跟車誤闖紅燈。
同時,公交車內電子屏也可顯示紅綠燈的變化情況、當前所到站點和抵達終點站的時間,乘客可以直觀感受到技術革新帶來的便利,讓公交出行“更有溫度”。
3、智慧定制公交“更靠譜”
由藍泰源提供技術支持的智慧定制公交“湘智行”于今年4月初正式上線,長沙第一批推出的智慧定制公交主要連接梅溪湖和高新區兩個片區,分為東西兩條線路,服務1萬名以上通勤市民。市民可根據自己的出行時間、線路以及到達地點,預約相應的車次,公交公司根據預約人數調度車輛,最大限度為市民提供更好的通勤服務,解決上班通行難、早晚高峰道路擁堵等難題,打造更加快速、準點、舒適的優質公共交通環境。
智慧定制公交對沿線交叉路口配置智能紅綠燈和智能網聯設備,結合智能網聯信號優先、全線綠波通行、公交專用導向車道、智慧公交都市平臺的綜合應用,極大程度地保證了通行效率和到站準點率,通行時間誤差可控制在兩分鐘以內。
“早點8:00出發,8點半不到就能到公司樓下,全程7.7公里坐定制公交只需要22分鐘左右,比自己開車還快,平時自己開車得35分鐘左右!”家住岳麓區的王女士激動的說。
智慧交通是新基建落地的重要一環,藍泰源成功打造了建設交通強國大背景下的“長沙模式”。未來,藍泰源將持續推動智能網聯與智慧公交融合發展,打造“人、車、路、云”全棧式智慧公交解決方案,落地更多“智能網聯+智慧公交”應用場景,構建安全、便捷、高效、綠色、經濟的現代化公共交通服務,賦能行業實現城市公共交通一體化AI應用生態。
藍泰源服務長沙市場十多年,覆蓋公交車輛5000多臺,深刻了解客戶痛點和需求,提供了專業的軟硬件產品和一站式解決方案,建立了完整的產品和技術服務體系,深受客戶好評。多年來,藍泰源對智慧公交市場持續深度耕耘。隨著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智能網聯等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,藍泰源專注于智慧公交云架構、云生態等行業核心技術的鉆研與突破,通過產品及業務模式的不斷創新,助力公交數智化轉型升級。
2020年長沙推出“頭羊計劃”(全稱“長沙市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融合產業頭羊計劃”),是全國智能網聯的商業化落地以及智慧交通城市建設的先行先試。通過對重點車輛進行終端智能化升級,對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,推進智能網聯與智慧交通融合發展。起步北上廣,落地看長沙。藍泰源積極探索基于智能網聯的智慧公交技術應用,以領先的技術深度參與“頭羊計劃”的實施,構建一套“智能網聯+智慧公交”的整體解決方案,加快推進了長沙智能網聯與智慧公交融合發展在全國率先落地。
“頭羊計劃”智慧公交應用由藍泰源與湘江智能共同落地。2020年4月,智慧公交315線正式開放運營;2021年3月,智慧公交都市平臺全面上線運營;2021年4月,智慧定制公交開始試運行。以上基于智能網聯的公交場景應用均為全國首創。
1、傳統公交“更聰明”
車路協同,公交優先
“智能網聯+智慧公交”是在傳統公交的基礎上對車輛和路段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,在車路協同技術加持下,實現公交優先。當公交車輛接近智能路口時,“路端”可實時獲取精確的車輛位置、行駛速度、車內乘客數、準點狀態等數據,并與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進行實時聯動,通過紅燈縮短、綠燈延長等方式實現公交信號優先,使公交通行效率、準點率大大提高。
長沙首條智慧公交315線作為公交優先示范線路已開放運營一年之久。據報道,先前在長沙梅溪湖區域進行了實測,測試車輛按照公交日常運營的平均車速30~50km/h的范圍行駛,全線途徑24個燈控路口,行程時間平均可減少14.7%,通行效率明顯提升。
精準調度,實時監管
藍泰源對原有公交調度系統進行深度技術改造,實力打造基于智能網聯的智慧公交都市平臺,該平臺結合智能網聯技術進一步優化公交車輛的調度排班策略,提升交通監管水平。
通過客流統計有效了解交通流量信息,對全市的錯峰調度、運輸能力進行統籌,實現科學排班和精準實時調度,并為線路優化和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持。同時,通過司機行為分析、輔助駕駛等手段提升安全管理,實現調度監控、安全預警,使安全事故明顯降低。
湘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:“除了公交信號優先,智能網聯公交的先進性還體現在乘客人數統計、規范司機駕駛行為、安全輔助駕駛等方面的應用,對公交企業而言,運營管理效率提升、公交車輛周轉率提高,事故率和服務投訴率也明顯降低,市民最直接的體驗就是在等待時間和準點到達等方面有明顯改善?!?/p>
2、公交出行“更有溫度”
車輛和道路相互通信,不僅可以實現公交信號優先,還可讓公交車輛實時顯示信號燈信息。在等待紅綠燈時,公交車會把路口的實時紅綠燈信息同步傳輸到車輛尾部的顯示屏,方便公交車后方的車輛掌握前方路口的交通信息,避免后方車輛因視線受阻而跟車誤闖紅燈。
同時,公交車內電子屏也可顯示紅綠燈的變化情況、當前所到站點和抵達終點站的時間,乘客可以直觀感受到技術革新帶來的便利,讓公交出行“更有溫度”。
3、智慧定制公交“更靠譜”
由藍泰源提供技術支持的智慧定制公交“湘智行”于今年4月初正式上線,長沙第一批推出的智慧定制公交主要連接梅溪湖和高新區兩個片區,分為東西兩條線路,服務1萬名以上通勤市民。市民可根據自己的出行時間、線路以及到達地點,預約相應的車次,公交公司根據預約人數調度車輛,最大限度為市民提供更好的通勤服務,解決上班通行難、早晚高峰道路擁堵等難題,打造更加快速、準點、舒適的優質公共交通環境。
智慧定制公交對沿線交叉路口配置智能紅綠燈和智能網聯設備,結合智能網聯信號優先、全線綠波通行、公交專用導向車道、智慧公交都市平臺的綜合應用,極大程度地保證了通行效率和到站準點率,通行時間誤差可控制在兩分鐘以內。
“早點8:00出發,8點半不到就能到公司樓下,全程7.7公里坐定制公交只需要22分鐘左右,比自己開車還快,平時自己開車得35分鐘左右!”家住岳麓區的王女士激動的說。
智慧交通是新基建落地的重要一環,藍泰源成功打造了建設交通強國大背景下的“長沙模式”。未來,藍泰源將持續推動智能網聯與智慧公交融合發展,打造“人、車、路、云”全棧式智慧公交解決方案,落地更多“智能網聯+智慧公交”應用場景,構建安全、便捷、高效、綠色、經濟的現代化公共交通服務,賦能行業實現城市公共交通一體化AI應用生態。